16世纪,西班牙和英国你争我夺地在海上赛跑,19世纪英国同德国又在工业上较上劲,两场冲突都让世界格局发生了大变样。
21世纪这会儿,中美关系正卡在一个新的关口。两国在贸易、科技和金融上的较量,看着像是经济上的掰手腕,实际背后是一场五百年才碰一次头的“正面撞”,谁能引领未来的国际秩序就看这把了。
贸易战:关税交锋,全球震荡
2018年那会儿,美国特朗普政府甩出一个“301调查”报告,指着中国就是一通批,说中国“偷技术”“玩不公平交易”,接着就对2500亿美元中国货物加收25%的关税。大豆、电子产品啥的,统统没躲过。中国速度也快,反过来给1100亿美元的美国货也加了税,农产品、汽车什么的都在名单上。
贸易战一打起来,带来的麻烦可不小,全球供应链最先遭殃。美国那边的公司发现关税涨了一截,就赶紧琢磨着转移阵地,像是越南、印度这些地方一下子成了热门选择。
可囧的是,这些国家基础设施不咋地,工人手艺还跟不上趟,算下来开销反倒更大。要说数据啊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出的2019年全球贸易增长率只有1.2%,比2018年那3.6%明显矮了一头。贸易战这事儿,可不只是中美的恩怨,拖累的可是世界各地的经济噢。
对中国来说,这场贸易战说白了既有难题,也有新机遇。出口企业生意不景气,订单缩水,确实挺难熬,可中国没光坐等,咱还挺能折腾。毕竟咱有14亿人的庞大市场自己就能扛起不少压力。说到发展,咱也没闲着,积极调整产业布局,把低档制造往更高端的方向带。
这几年你看,高铁、电动汽车、新能源这些行业在中国都火起来了。数据显示,2022年,全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占了全球六成还多,出口量也直接翻了一番。贸易战把中国推进了转型的快车道,原本就是“世界工厂”,现在更往创新发展的路子上走。
美国一加关税,进口商品立马变贵,大家平时买东西的花费蹭蹭往上涨。当地企业更是犯难,供应链被搅得七零八落,做生意的本钱蹭蹭增加,最后赚的钱也比以前少了不少。
美国商会算了一笔账,贸易战已经让美国经济损失掉上千亿美元。话说回来,美国为啥还死扛着不松口?归根结底就是担心中国经济越来越强,会动摇它老大的位置。
到底鹿死谁手,还得看后续各自放啥大招。
科技战:卡脖子,自立自强
贸易战这边闹腾得不行,科技圈子里更是波涛汹涌。美国发现中国科技突飞猛进,立马着急上火。尤其是华为在5G领域遥遥领先,芯片方面也有新进展。
美国这边就放了个大招,打着“国家安全”的幌子,把华为扔进了实体清单,直接不让自家企业给华为卖芯片和技术,这意思就是想掐中国科技的咽喉。中国看到这架势,只能加大力度搞技术研发,格外拼命地自己动手。
华为的遭遇就挺有代表性。2019年,美国开始对华为下狠手,谷歌那边直接不给用安卓系统,高通也断了芯片供应,华为的手机业务那会儿差点就垮了。可中国这边没被吓住,华为硬是自个儿整出了鸿蒙系统,2023年还发布了Mate60手机,这次用的就是自家国产芯片。
来自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,2023年第三季度,华为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又杀回了前五名。
美国这一操作,全球科技供应链直接被搅得一团麻。芯片紧缺已经传导到汽车和电子行业,就连美国本土的汽车厂都开始叫苦不迭。中国不甘示弱,“中国制造2025”战略一出,国家直接投巨资扶持人工智能、量子计算等高科技方向,在5G和AI领域的专利数也是蹭蹭往上涨。
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一出来,2023年中国的5G专利占去了全球42%,AI专利申请数量也冲在了世界前面。这样一来,中国已经逐渐有实力与美国较量了。
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2年中国递交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把美国甩在了后头,头一回登上全球榜首。不光是紧追,某些赛道还成功实现了超车。
金融战:美元霸权,人民币突围
贸易战、科技战都摆在明面上,金融这块却得靠暗自角力。美国仗着手里的美元牌,全球储备货币的老大地位,每次利率一变动,全球资金就跟着晃。中国则推出人民币走向世界,配合着资本流动的管控和外汇储备,牢牢守住自家金融的地盘。
美国确实有美元这张王牌,美联储要是提个利率,全球的钱立马就往美国那头涌,新兴市场一阵鸡飞狗跳,汇率像坐过山车,债务压力大得快喘不过气。就像2018年那回,美联储利率一动,土耳其里拉直接跌掉40%,阿根廷比索也是连连遭殃。
美国还甩出金融制裁这招,拦着中国公司融资,想把中国的钱袋子给捏紧。比方说,2020年那会儿,中兴、华为被美国制裁了,美元融资渠道说断就断。中国打得应对牌,一是把资本流动管得更严,钱可不能随意乱窜;二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,借助“一带一路”和亚投行,让人民币走出国门。
美国货币政策风向一转,全球市场立马跟着起波澜。按照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算下来,2022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里的占比还是有59%,不过跟十年前62%比起来,确实掉了点儿。
人民币的份额自2016年1%上涨到2023年差不多3%,虽然基数不算太高,涨势却挺快。中国这边的外汇储备一直守着大约3万亿美元,资本管制起到了稳住金融市场的作用。两家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、世界银行这些国际金融机构里博弈,争着在未来全球金融秩序中占个有利位置。
金融较量为啥显得那么关键?原因在于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平台的经济命脉。美国那边肯定希望自己还能当那个金融大哥,而中国也不甘心,只想撼动美元一家独大的局面,争点自己的话语权。像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哪些国家,最近其实陆续用上了人民币来结账。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里头,2023年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上的金额比前一年拉升了20%以上。
中国这边,人民币数字货币试点算是跑在前头了,2023年已经在二十多个城市落地。美国也没闲着,眼下正琢磨自己的数字美元。数字货币这玩意儿,可远不只是用来付款,指不定还会把全球金融体系给搅动一番。中国有先动手的红利,再加上自己市场又大;美国底子厚,坐拥美元和科技优势。这两家没完没了地较量,估摸着中美金融格局迟早还得跟着起风翻新。
不光是贸易、科技掰手腕,整个金融圈也都明里暗里斗法,其实背后是五百年难逢的大国博弈。往前翻翻,西班牙、英国、德国这些老牌强国冒头的时候,哪个不是和当时的老大哥当面碰撞?
中美之间的局面,其实也没脱开这个套路。中国一步一步从啥都没有闯到现在,实力渐渐跟美国分庭抗礼了。
中美在人工智能、6G这些新兴技术领域的角逐,肯定只会越来越白热化。中国得趁着这个当口,扎扎实实把自个的发展路子走稳妥。
这500年难得碰上的对决,我们就得拿出咱自个儿的精气神来。
股票配资平台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