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0年,原军统少将沈醉在组织的批准下,踏上了前往香港的旅程,踏着漫长的路程,他终于与散落多年的前妻相见。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,局势变幻莫测的沈醉,如今却一无所有,心中充满了失落与苍凉。而此时,前妻早已另寻良缘,嫁于他人,生活似乎与他已无任何交集。
尽管重逢,沈醉并未对前妻的变故责难,反而轻轻握住了她的手,随后娓娓道来这些年间自己在党组织的教育。他说:“共产党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党,和老蒋所代表的完全不同。如果没有共产党的改造,就不会有现在的我。”这些话语中,流露出沈醉对党深深的感激与信任。
在香港,沈醉的朋友圈颇为广泛。他的许多朋友因为历史的原因,无缘前往台湾,也无法返回大陆。为了避免引起注意,沈醉选择了隐姓埋名,暗中拜访。几日后,某位不知名的人士泄露了沈醉来到香港的消息,瞬间激起了周围人的关注,他开始成为了当地的小明星,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“粉丝”们的追捧与围绕。
某次午餐聚会上,一位名门望族的孙女也不失时机地参加了席间。这个小女孩无忧无虑,性格直率,毫不掩饰地向沈醉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您就是《红岩》里的严醉吧?可曾告诉我,您当年为何用竹签刺痛江姐?”《红岩》这本广为流传的小说,无疑触动着许多人的心。而书中那个无恶不作的特务严醉,其实便是沈醉的真实写照。
展开剩余67%女孩提问后,顿时,气氛变得尴尬起来。所有人都放下了筷子,转过头来注视着沈醉。女孩的家长连忙严厉地训斥她,告诫她大人在吃饭,不要插嘴。同时,家长忙着向沈醉解释:“小孩子不懂事,您别太往心里去。”女孩却显得委屈不已,低声抽泣:“我只是想知道嘛…呜…呜…”
沈醉见小女孩哭了,连忙从座位上站起身,走到她身旁,在安慰的同时柔声说道:“小姑娘,不要哭,其实当年的事情是这样……”接下来,他缓缓地将话题引向了1948年,那一年因为叛徒出卖,江姐的身份暴露,被军统关押在臭名昭著的渣滓洞。为了迫使她开口,军统施行了种种酷刑,在精神和肉体上对她进行双重折磨。
无论敌人如何威逼利诱,江姐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,始终得咬紧牙关,绝不泄露党的任何秘密。“我是一名共产党人,想从我这里获取任何情报,你们做梦!”绝处逢生之际,“军统三剑客”之一的徐远举也亲自出马审讯江姐。他命令道:“来人,拿烙铁过来,我就不信她敢不说话!”
面对这样的暴戾,沈醉在一旁感到很不忍,出声劝慰:“老徐,她毕竟是个女人,还是对她温柔一点吧。”可徐远举的态度依然坚硬:“那就换竹签好了!”沈醉无奈地叹了口气,在周围人不屑的目光中,只能悄然离开牢房。
江姐在牢房内发出的惨叫声令沈醉既心痛又敬佩,心中默念:“共产党人真了不起,怪不得老蒋打不赢他们,他们不仅勇敢,更加坚强。”在老蒋溃败之前,沈醉选择了投身正义的一方,参加了云南起义,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为实际的行动者,反而被当作罪犯拘留于人民法庭。
直到1960年,沈醉获得特赦,1961年,《红岩》这部名著出版,并迅速流传开来,其反派角色严醉也随之为广大读者熟知。时光来到1980年,沈醉回到香港探亲,小女孩再次追问:“你为何用竹签刺江姐?”在饭桌上,沈醉心平气和地将往事的真相娓娓道出,追忆起那段历史。借此文,深情回顾,铭记那段难忘的岁月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平台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